很多人说新加坡未来怎么样都跟中国没有关系,确实跟我们没什么关系,那是新加坡人自己的选择,只不过我们可以把新加坡当成前车之鉴,吸取一下经验教训,或者说单纯看看热闹也行。
新加坡选择的就是全盘西化,采用的是西方的制度、西方的语言,拥抱的是西方文化,差不多算是彻底断绝了跟中国传统文化之间的关系,这样的思潮以前中国也有,只不过我们熬过来了。
如果我们熬不过来,那新加坡就是指路明灯,如今我们熬过了艰难时刻,迎来了中国的崛起,那回头再看新加坡就有点意思了,越来越像一个小印度,印度裔甚至声称新加坡是最干净的印度城市。
有人反对说新加坡正在印度化,理由是华人占比超过70%,但实际上印度裔虽然人少,但是精英化占比很高,而且能说会道,逐渐占据了国家命脉的一些关键领域,现在连新加坡总统都是印度裔的。
印度人还有个特质,那就是一个人挤进去了就会拉十个八个进来,新加坡的移民政策限制很紧怎么办?那就先通过各种渠道进来再说,新加坡一共只有600多万人,按比例来说印度裔只有不到60万人。
但是人口统计只统计了公民和永久居民,而新加坡还有200多万未纳入统计的流动人口,这其中印度人占比惊人,新加坡街头上印度的招牌、印度的咖喱、印度的烤饼比比皆是,这也许才是印度化的源头。
听起来文化多元化是件好事,但由于新加坡从开始就自己切割了中华文化,如今印度人多起来之后,印度文化反倒是大行其道,你能斩断中华文化但是却没人敢斩断印度文化,可以说已经走上了一条不归路。
最近的选举中印度裔和马来裔联手已经开始有点动静了,甚至很多华人都支持他们,现在也就是硬压着让他们做不了新加坡总理,只能是华裔来做,但未来掌控力下降的话就不一定了。
印度人特别适合西方制度,夸夸其谈是其长项,反正吹牛又不用负责任,所以印度裔在西方国家当议员、当首相、当总理、当总统都不稀奇,甚至在美国的硅谷都能压华裔一头,只不过现在硅谷有点醒悟过来了。
说到底坡县就是个试验田而已,让大家好好看看不同路线之间最终孰优孰劣,有好地方我们就可以学习,不好的地方该警醒的就警醒,最后真印度化了那还可以让马来西亚吃回去。
其实不止新加坡,连加拿大、英国甚至美国都有印度化的可能,这条路上新加坡并不孤独,所谓的文化多元化实际上就是去中国化而已,所以印度化是必然的,因为印度人才是赢学的老祖宗。
只能说一个领导人的眼光太重要了,拥抱西方文化的同时却断了自己的根,也就没有了未来,当然我们也不能说什么,看看就行了。
郑州配资平台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