文 | 小鲤
编 辑 | 小鲤
电影市场的残酷和观众口味的迅速变迁,令昔日红遍大江南北的喜剧明星小沈阳陷入尴尬的境地。曾几何时,他以那身苏格兰裙、独特的嗓音和“为什么呢”的经典台词俘获了无数观众的笑声和喜爱。然而,如今的小沈阳,在多重身份转换和多领域尝试后,面对新作《非常交易》的扑街,却显得力不从心。
展开剩余82%《非常交易》这部电影从筹备到上映,整整耗时九年。观众的期待自然高涨,然而,现实却是惨烈的失望:票房惨淡,口碑一片差评。更令人无奈的是,这部号称投资上亿的影片,几乎没有任何有效的宣传铺垫,给人一种临时拼凑、敷衍了事的感觉。面对六月档期里众多重量级影片的激烈竞争,这样的“空降”策略显然难以奏效。
影片由小沈阳与姜武联袂主演,按理说,一个搞笑担当搭配一个实力派演员,应能激发出不少火花。然而,现实是两人各自的短板相互叠加:小沈阳的转型让人觉得四不像,姜武的戏路虽宽但形象过于鲜明,令观众难以脱离刻板印象。小沈阳的脸庞让人瞬间联想到他春晚小品的形象,正如你难以接受赵本山不演农民而转型霸道总裁那样,观众的固有印象成为了转型的最大阻碍。
这部影片的问题主要集中在剧本的薄弱上。故事结构零散,情节跳跃且缺乏逻辑,导致观众难以产生共鸣。作为一部喜剧电影,理应通过生活化的细节和真挚的幽默打动观众,而非生硬堆砌的笑料。可惜的是,《非常交易》的笑点刻意且尴尬,缺少那种发自内心的自然幽默感,反而令人尴尬不已。
此外,影片在类型定位上也陷入了迷失。既想保留小沈阳标志性的喜剧风格,又想融入严肃的剧情元素,结果却是两头落空:喜剧不够纯粹,剧情又不够深入。年轻观众嫌弃笑点老套,中年观众又觉得故事牵强,整体表现让人摸不着头脑。相比同档期的《酱园弄》点映破千万票房破亿的亮眼表现,《非常交易》的落败更加显眼。
小沈阳近年来主演的作品,如《三枪拍案惊奇》和《大笑江湖》,大多在票房和口碑上双双失利,重复着类似的故事套路。反倒是他在《唐探》中饰演的北哥,虽戏份不多,却让人印象深刻,说明他并非不会演戏,而是主角位置可能并不适合他。
这部电影讲述的是两个小人物意外获得一笔横财后引发的搞笑故事,听起来似曾相识,却是千篇一律的老梗。如今的观众不再满足于陈旧的套路,而是渴望新鲜的笑点和有创意的剧情。可《非常交易》给人的感觉更像是十年前网大电影的搬运品,不少网友甚至调侃:“花这些钱还不如重温《夏洛特烦恼》。”
再加上几乎为零的宣传力度,在如今铺天盖地的预热声势面前,这样的电影几乎注定扑街。小沈阳的喜剧风格停留在过去的时代,观众的胃口早已改变。如今观众更喜欢接地气、有共鸣的喜剧,而非生硬做作的尬笑。电影市场如此残酷,一部作品不好看,观众转身即走,连背影都不留。
诚然,观众的包容度依然存在,只要你有真本事,愿意展示成长和突破,大家都愿意给机会。可《非常交易》既无亮眼表演,也无深刻故事,只有满屏尴尬和遗憾。演员转型绝非换个角色那么简单,而是要让观众看到成长与变化。光有勇气远远不够,实力才是立身之本。就连姜武这样的老戏骨也无法救场,更说明电影是团队的艺术,单凭一人之力难以撑起整部作品。
小沈阳是否该继续坚守电影主角的位置,还是回归更适合他的配角身份,成为了观众热议的话题。毕竟,凭借一部电影撕掉标签,未免太过天真。如今的观众眼光高,市场竞争激烈,只有真正有创新、有实力的作品,才能赢得支持和认可。
电影由小沈阳和姜武主演,讲述一个关于“非常交易”的喜剧故事,却因剧本薄弱、表演尴尬和定位模糊,导致口碑与票房双双失利。九年等待换来的不仅是失望,更是对喜剧演员转型的深刻思考。电影市场风云变幻,唯有真才实学,方能屹立不倒。
发布于:福建省郑州配资平台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