文/卢蒙
有一年春天,和孩子有事去北京,在协和医院东的西总布胡同找了个馆子,打算寻几款京味菜享受享受,菜单拿过来,赫然有“临沂炒鸡”在列,“㖿嗬,这款家乡菜居然打到京师核心地段来了!”
“临沂炒鸡”所指的临沂,并不专指临沂市区,虽然市区的大街小巷里,据说有上千家炒鸡店,但相比较下边县区乡镇几万家炒鸡店来说,这个数量绝对是小儿科。
“临沂炒鸡”好像也并不专指临沂市管辖的地面,应该放大到整个沂蒙的范围,用“沂蒙炒鸡”也许更合适一些。因为“临沂炒鸡”,不是临沂的哪个厨师发明的,也不是这一二年、这一二十年、这三四十年由饭店的伙计们炒作起来的,“临沂炒鸡”已经让沂蒙人炒了好几辈子了。
话说到这里,也许外地人会认为:恁临沂人天天炒鸡、顿顿吃鸡?这话要搁到五十年前说,那纯粹是伤天理!那个时候的老沂蒙人不好下馆子,即使他想下,也没馆子下。想吃鸡,都是从自家鸡栏窝子里摸出来,现杀现做。各家养个十只八只的鸡了不得了,天天杀上哪找鸡?再说了,这十只八只的鸡当中,一多半是母鸡,留着下蛋的,要杀只能杀公鸡,公鸡也不能赶尽杀绝,还得留只打种的。咱就拿四只公鸡算,当家的主婆掰着手指头算得四清明白:过年杀一只,八月十五杀一只,他姥爷过生日杀一只,剩下的那只机动,留着待客。
沂蒙人重人情,客来了,得好上招待,拿白菜、萝卜、豆沫菜、南瓜汤这些家常菜肯定应付,肯定不近人情;山珍海味好是好,家里没有;把耕地的牛、栏里的猪宰了?绝对舍不得!没了牛,你来给我拉犁种地?没了猪,娶儿媳妇子怎么办公事?再说了,杀这两个大家伙,怎么使劲,一顿也吃不了唉。咬咬牙、狠狠心,杀鸡!
郑州配资平台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